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中国岩溶》第21卷总目次

来源:岩土工程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9-1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第21卷 第4期 2002年总目录 年总目录第一期特 稿回顾与展望——热烈祝贺《中国岩溶》创刊20周年…………………………………本刊编辑部(1)被引证分析《中国岩溶》《SCI》 ……………

第21卷 第4期                     2002年总目录                         年总目录第一期特 稿回顾与展望——热烈祝贺《中国岩溶》创刊20周年…………………………………本刊编辑部(1)被引证分析《中国岩溶》《SCI》 ……………………………王智慧 张朝晖(3)土地利用碳循环与岩溶土壤改良——原理与综述………………………张之淦,黄保健,黄海澎(7)岩溶槽谷地区的土地利用和土地整理——以重庆市涪陵区荒田片区为例 ……………………刁承泰,陈 菲,吕 韬等(14)生态地质贵州喀斯特山区的石漠化及其生态经济治理模式 ………………………苏维词,朱文孝,熊康宁(19)西南岩溶山地生态脆弱性研究 ……………………李阳兵,谢德体,魏朝富等(25)基础研究洛塔地区表层岩溶带基本特征及其类型划分 ……………………劳文科,李兆林,罗伟权等(30)英国钙华苔藓植物区系特征及其主要钙华沉积类型…………………张朝晖,艾伦?培特喀斯(36)水文地质渭北西部黄土塬隐伏岩溶区地下水资源评价及其开发利用研究……………时 坚,梁永平,王 晶(44)四川雅安周公2井地热水环境同位素的初步研究 ……………………冯玉梅,王 华,涂林玲等(51)基于GIS分析喀斯特流域下垫面因素对枯季径流的影响——以贵州省河流为例 ………………………………王在高,梁 虹(55)洞穴旅游开发云南省华坪葫芦洞洞穴景观与旅游开发 ……………………张美良,林玉石,覃嘉铭等(61)综 述中国石林发育研究进展…………………彭 建(67)其 它《中国岩溶》第四届编辑委员会组成名单(封四)《中国岩溶》“中国期刊方阵”13)入选(《中国岩溶》的期刊影响因子又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6) 神秘的“鸟图腾”29) 白石乡大型天生桥群(60) 再度启事((72)第二期基础研究岩溶地区土状堆积物物质来源判别的实用指标——粒度分布特征…冯志刚,王世杰,孙承兴,等(73)路南石林空气中水-石灰岩作用研究 ………………………梁福源,宋林华,唐 涛(79)陆相碳酸钙沉积特征及水能量分类 ………………………………程 星,李大勇(84)基于GIS的路南巴江喀斯特流域地貌演化定量研究……………………彭 建,杨明德,梁 虹(89)喀斯特地区流域地貌与岩性的统计关系探讨——以贵州省为例……………………焦树林,梁 虹(95)石漠化研究喀斯特石漠化概念演绎及其科学内涵的探讨 ………………………………………王世杰(101)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喀斯特流域枯水径流频率分析——以贵州省河流为例………………………………梁 虹,王在高(106)西南岩溶地区岩溶水系统分类、特征及勘查评价要点…………………………………………王 宇(114)云南蒙自五里冲水库岩溶及其工程处理 ………………………………康彦仁,张邦仞(120)旅游地质贵州喀斯特库区的景观特征与旅游开发体制研究 ……………………殷红梅,熊康宁,梅再美(131)旅游溶洞内氡污染和从业人员的辐射防护 ………………………………………吕惠进(137)油气地质裂缝性潜山油藏储集体岩性定量识别——以埕北30太古界潜山储集体为例 …………………周英杰,张敬轩,张吉昌,等(140)技术方法县市级政府决策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专业GIS软件功能介绍——以贵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资源遥感信息系统为例 …………周立新,莫源富,张家仁,等(145)其  它“西南岩溶石山地区石漠化与地下水资源调查及国土综合整治”国家专项立项野外考察与研讨(105) 桥头镇岩溶生物的三大奇观(152) 海上桂林——下龙湾(119) 啊,西畴精神!(88)                           中国岩溶                          2002年310第三期地球化学添加有机物料对岩溶系统中碳转移及灰岩溶蚀的影响研究……………周运超,潘根兴,张平究,等(153)有机酸对几种土壤吸附铜的影响 ………………罗洪亮,周 剑,黄 钊,等(160)基础地质中国云南石林岩溶形态类型与特征…李玉辉(165)万华岩表层岩溶带岩溶动力系统的特点研究 …………………姜光辉,郭 芳,张美良,等(173)云南白水台钙华沉积成因及主要沉积类型研究 …………………李 强,戴亚南,游省易等(178)水文地质上海市浦西地区地下水三维数值模拟 …………………卞锦宇,薛禹群,程 诚,等(182)济南市泉群喷涌的控制性参数计算及供水保泉宏观调控措施研究……李福林,马吉刚,李玉国,等(188)广西主要地下河水质评价及其变化趋势 …………………郭芳,姜光辉,裴建国等(195)济南泉域岩溶地下水水质变化分析 …………………李大秋,高 焰,王志国,等(202)工程地质桂林岩溶区地基承载力理论确定方法的分析 ……………………刘之葵,梁金城,张桂林(206)高压灌浆技术在云南五里冲水库的应用 ………………………………张邦仞,康彦仁(212)生态地质贵州典型喀斯特县域生态环境脆弱度等级划分 ……………………王言荣,刘 洁,屠玉麟(221)旅游地质云南白水台泉华台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浅析 …………………戴亚南,游省易,李 强,等(227)其 它“全球第二届Nerja洞穴地质国际研讨会暨IGCP448和A岩溶生态系统对比”IH岩溶专业委员会2002年会议在西班牙马拉加省的Nerja市召开(159)《中征稿简则(226)国岩溶》征稿、《岩土工程学报》征订启事(172)第四期基础研究碳酸盐岩残积红粘土微观结构的扫描电镜研究 …………………李景阳,朱立军,梁 风,等(233)高海拔山地碳酸盐岩风化壳的发育特征及其地貌意义……………………冯金良,崔之久,朱立平(239)贵州岩溶区镶嵌景观上覆土层的粒度分布特征及其指示意义…………刘秀明,王世杰,冯志刚,等(245)地球化学方解石沉积速率控制的物理化学机制及其古环境重建意义………………刘再华,(252)西安南郊和陕北长武土壤CO2释放量研究 …………………贺 辉,赵景波,杜 娟,等(258)水文地质徐州地区裂隙岩溶水资源问题研究 ……………………郭 飞,刘建立,朱学愚(263)邯邢水文地质南单元岩溶地下水系统数值预报 ………………………………………付延玲(269)湘西洛塔岩溶水的综合开发与持续利用 ……………………李兆林,劳文科,罗伟权(276)晋陕蒙接壤地区岩溶地下水与黄河水环境同位素特征分析…………………………………韩 颖(283)生态环境洛塔岩溶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模式 ……………………梁 彬,李兆林,朱远峰(290)广西木论两种珍稀濒危植物的元素背景值比较 …………………邓 艳,蒋忠诚,李恩香,等(299)旅游地质旅游环境承载力在待开发景区规划中的应用初探——以贵州东风湖为例 …………………王 剑,熊康宁,殷红梅,等(303)其  它西南岩溶地区第四次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研讨会在广西百色市召开(238) “我国典型岩溶环境系统的研究成果获国土资运动规律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影响”源部一等奖(275)第《中国岩溶》21卷总目次(309)

文章来源:《岩土工程学报》 网址: http://www.ytgcxb.cn/qikandaodu/2020/0911/358.html



上一篇:第五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
下一篇:岩土工程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价值

岩土工程学报投稿 | 岩土工程学报编辑部| 岩土工程学报版面费 | 岩土工程学报论文发表 | 岩土工程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岩土工程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