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岩土工程学报》栏目设[09/07]
- · 《岩土工程学报》数据库[09/07]
- · 《岩土工程学报》收稿方[09/07]
- · 《岩土工程学报》投稿方[09/07]
- · 《岩土工程学报》征稿要[09/07]
- · 《岩土工程学报》刊物宗[09/07]
基于的宁波大学岩土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改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本科生毕业设计是普通高等学校培养本科人才的最后环节。以岩土工程这门二级学科为例,毕业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的岩土工程专业知识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宁波
本科生毕业设计是普通高等学校培养本科人才的最后环节。以岩土工程这门二级学科为例,毕业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的岩土工程专业知识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宁波大学而言,毕业设计也是检验学生对学校校训“实事求是,经世致用”的实践水平。
岩土工程是土木工程二级学科,宁波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教育中,大三阶段开始进行学科分流,分成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和道桥工程三个二级学科。岩土工程专业教学目的是教会学生运用土力学、岩石力学、工程地质学等基本原理,解决岩土工程中有关岩石、土体、水体等技术问题。按照工程建设阶段划分,岩土工程专业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勘察、设计、施工、监测和检测等[1-2]。岩土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主要考查学生对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测和检测等综合知识的运用水平[3]。
目前宁波大学岩土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模式仍是“一师多带、一题多生”。存在毕业设计题目雷同、内容相似、设计单一等问题,学生互相抄袭、复制等现象也难以彻底杜绝,毕业设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此,应积极推动岩土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模式的改革。基于CDIO和毕业小组优化的先进理念[4-6],开展校企合作指导毕业设计,聘请企业中有实践经验的工程师作为学生的校外指导教师,实现“双导师”的毕业设计指导模式,将岩土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与实际岩土工程紧密结合起来,对提高岩土工程人才培养的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也是宁波大学岩土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改革探索的一个重要方向。
一、基于CDIO的岩土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改革探索
图1毕业设计改革框架流程图
基于CDIO的工程学科教育模式是现代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颖、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已获得显著成效,并在国内外各高校的专业教育改革中得到推广应用[7-10]。该模式是麻省理工学院(MIT)联合瑞典皇家工学院(KTH)等多所世界一流高校申请的一项跨国研究基金(Knut and Alice Wallenberg Foundation),经过从2000年至2004年的研究探索,创建了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的CDIO工程教育模式[11]。该模式特点是:学生自主、积极地创建课程与实践之间有机联系的学习方法,以综合的培养方式使学生达到具备工程基础知识、个人专业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设计能力四个层面的预定目标。教育部2008年成立“CDIO工程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课题组”,初始参与高校为39所。截至2017年6月,约有104所高校自愿加入“CDIO工程教育联盟”。本文以宁波大学岩土工程专业改革为例,以岩土工程本科生毕业设计为主体,探索将CDIO工程教育模式引入宁波大学岩土工程学科的教育理念与实践中。毕业设计改革框架流程图如图1所示。
二、导师主导、毕业生自管的毕业设计指导模式
如前所述,目前宁波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的指导模式是“一师多生”,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一般是通过学校毕业设计网络平台,学生上传毕业设计及相关资料,指导教师登录网络平台进行查阅评分,这虽然方便了指导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但因为缺少师生面对面的互动,教师无法判别学生的真实水平,因而无法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价。为了解决当前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一种新型指导模式,即导师主导、毕业生自管模式。由指导教师出题,安排整个毕业设计各阶段任务,掌控各阶段的任务完成情况及考核。在具体毕业设计的实施中,由教师指派学生小组联络人负责日常工作管理,实行毕业生自管模式,教师则定期考查,了解毕业设计的详细进展,定期安排答疑。不仅如此,指导教师还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去了解和掌握各学生的具体情况,以便对学生做出更客观的评价。此外,安排申请助教的研究生参与本科生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将他们自身的学习经验传授给本科毕业生,以增强本科生对毕业设计的认知,也有助于本科生端正态度,按时完成毕业设计。
三、打造团队合作的毕业设计参与形式
基于CDIO考察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理念,结合实际工程的复杂性和长周期性,提出团队合作的毕业设计参与形式,即每个学生负责一部分设计内容。该形式既能提高毕业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的工程系统能力,还能有效避免学生相互抄袭的行为。
宁波大学岩土工程毕业设计:利用某种特定桩型对软弱路基进行加固处理,可具体分成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绪论和对某种特定桩型技术的具体介绍;第二部分是对软弱路基进行初步设计,对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和沉降进行计算;第三部分是结论以及若干张设计施工图。将6个毕业生分为三组,每组各选择一部分内容来完成设计,同组的两人可以互相交流合作,根据分配的任务,相互协商确定各自的工作范围。学生最终成绩主要根据小组成员的互评成绩、毕业小组对学生的评价,以及指导教师对学生毕业设计答辩(非学院组织的集体答辩)的评价来综合确定,占比分别为15%、30%和55%,评价考核内容如表1所示。
文章来源:《岩土工程学报》 网址: http://www.ytgcxb.cn/qikandaodu/2021/0307/537.html